修行人的基本認知

修行是一件人人上口但談何容易的事。看一些人身戴佛珠跑廟追師父家裡一堆相關書籍又到處參加活動,口說自己在修但其實是他的休閒嗜好而已。然而,偶有人天生喜歡這玩意,仔細看其非憤世忌俗之輩,又不像個碰壁後進行自我感覺良好等行為的人。那豈非真修行之人也?於此當為之開佈本門祖師的垂示以勵精進自勉。

一、搞清楚目標

「夫學者未始不為道,而至者鮮焉。非道之於人遠也,學者有所溺焉爾。蓋文之為言,難工而可喜,易悅而自足,世之學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則曰:『吾學足矣。』甚者至棄百事,不關於心,曰:『吾文士也,職於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鮮也。」    ————  蘇軾  答吳充秀才書

蘇東坡說哪個學人一開始不是真心向道呢?但為何真正得道的人那麼少?不是道離我們很遠,是我們學人學習途中迷失了。或有點小得就沾沾自喜,得少而足還要吹噓說本來就該這樣。例如許多自稱是修行人,最後淪落為玩弄骨董珠寶者,或買賣文物香像很多,或者沉溺於理論名相,成為網路鍵盤理論專家卻無法自救,這樣的人也很多。所以自始至終搞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迷失非常重要。

「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於腐壞澌盡泯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聖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聖賢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   歐陽修   送徐無黨南歸序 

這段歐陽修說人與草木鳥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就看我們怎麼修身、做了甚麼事、說了那些話來讓後人紀念我們。也就是說,口說修行卻一直不能立身立言立行,就不要再吹啦!

二、不受身邊閒話影響

「夫是是近乎諂,非非近乎訕。不幸而過,寧訕無諂。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觀之,未若非非之為正也。」   ———-  歐陽修   非非堂記

歐陽先生這裡說別人一直肯定你這肯定就會變成諂媚了,一直批評你這批評就變成毀謗。但若躲不過他寧願要毀謗而不要被諂媚。為何?因為人行的直做的正是當然的事,有甚麼好讚美的?所以想到底,還是批評指教才有實質幫助。

愛談論他人是人性,現下連再卑微渺小之人都可上網開聲談論國家大小事、批評別人過錯。這其實無妨,唯誇讚之聲反而是最不用聽的。修行人若迷失目標不清楚自己在幹嘛才會去聽人誇耀自己,不過批評自己的言論就不必客氣,照單全收吧。

三、時時刻刻不放鬆自己

「事父盡孝敬,事君端忠貞。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從官重公慎,立身貴廉明。待士慕謙讓,蒞民尚寬平。理訟惟正直,察獄必審情。謗議不足怨,寵辱詎須驚?處滿常憚盈,居高本慮傾。詩禮固可學,鄭衛不足聽。幸能修實操,何俟釣虛聲?白珪玷可滅,黃金諾不輕。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言行既無擇,存沒自揚名。」 ———  陳子昂   座右銘

陳先生的座右銘與文殊菩薩的修行法精神類似,就是時時刻刻的要求自己、照顧他人,在每件小事上盡心,在每個細節裡盡力。這是真修行法,也只有真修行人能懂。

四、耐得住寂寥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採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悔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一

韓愈這裡描述了隱居山林的休暇自在,要能在這種環境獨處自在必要有真修行功夫,開心的不是找快樂,而是心裡無憂無慮。現代人時常說要存夠多少退休金才能退休,實際上根本退休不了,再多錢也不夠退休的。真要心無罣礙快樂修行的人隨時都可以隱遁去任何地方了。

人不懂我不知我,一般人如何忍得這種感受?不發揮自己本事、不讓人知道我有多棒,誰能受的了?如果受不了,韓先生說你的人生就會變成下面這樣:

「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讘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徼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二

聽愚蠢的上司的話,做無意義的事,想往前走猶豫不決,該講的話講不出口,與人同流合汙,最後落得為上司老闆背罪的下場。就算僥倖沒事存活了,到老之後回顧這一生所做所為,你會笑得出來嗎?

「古之士,三月不仕而相弔,故出疆必載質,然所以重於自進者,以其於周不可,則去之魯,於魯不可,則去之齊,於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於朝,則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獨善自養,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   —————    韓愈  三上宰相書

韓先生於另一篇說,以前人三個月沒工作就急了,就帶著禮物到處求職希望被任用。周國不用?就去魯國。魯不用?就去齊國。以前春秋戰國時代可以到處跑,現在要跑去哪?去敵國嗎?或去不同文不同種的外國了。人才這樣外流,母國就沒落了。不如歸隱山林吧。但要不憂天下的人才能歸隱山林的。

汲汲營營的人,常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有點才能的人誰不想有地方發揮?現代社會網路發達,人的隱私沒了,老闆們也互通有無,奴才們自以為了不起,結果還不是躲不過老闆的五指山google一下?到處跳槽以為能發揮其才,如果還是跟上一段一樣,聽愚蠢的上司的話,做無意義的事,想往前走猶豫不決,該講的話講不出口,與人同流合汙,最後落得為上司老闆的犧牲品,那還不如退隱吧。修行人如不看破這些,就無法安心修行的。

祖師再引蘇東坡這一篇說: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為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而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鬥,又烏之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蘇軾  超然臺記

人都要求福而且躲避危難,但人的慾望沒有停歇的那一天,賺來的錢永遠不夠花,錢也永遠不嫌多,這樣的人生觀就是快樂少而可悲的多了,這樣一來要求福的前提反而因此變成召來的禍多於福。人自以為了不起能算計勝人,卻是站在財團企業國家政府的更大算計之內而自以為是,想想人生就是如此而已,不悲哀嗎?

那~真忍得住還是假裝的?韓愈說:

「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於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於味邪?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若顏氏子操瓢與簞,曾參歌聲若出金石,彼得聖人而師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於外也固不暇,尚何麴蘗之託,而昏冥之逃邪?吾又以為悲醉鄉之徒不遇也。」  ———–    韓愈   送王秀才序

他說他小時候看了隱士寫的文章就覺得奇怪,隱士不該都是看破世事才退隱的嗎?怎麼還會酗酒憤世滿腹酸楚呢?後來他又讀了阮籍、陶潛詩才知道這些隱士雖然退隱厭離俗世但其實心裡還是沒有平靜的,還是一天到晚在意外面發生的事而時時批判不爽。如果他們像顏回曾參那樣得聖人傳授甘心平淡,自修都來不及哪有閒工夫管外面怎麼了,又怎會借酒澆愁閉眼裝睡呢?也可以說,若你是時常對時事發表大見的的修行人,代表你沒碰到好老師、沒在修。

若你從真師得了真訣,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夠你去實踐它的,哪有空管別的事啊!

「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迴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    柳宗元  鈷鉧潭西小丘記

那修行人怎麼看這世界?要像柳宗元說的這樣。放一把勇猛的火將心中雜念惡習全給燒了,自然善心、定力、精神就都一一顯露出來。這時再重新看這世界,便會發現高山、浮雲、溪流、鳥獸全都和悅地展現巧妙的面貌,在淨念相繼的純善中各自表演其神奇的技藝。再靜靜坐著,一切境界輕輕涼涼的與目相接,大小聲音柔和的與耳相和,心中無任何念頭又清清楚楚,身心清靜與大自然合一。如此就算是古時候的修行人也不見得能辦得到哩。

雖然如此,修行人也是人,還是有低潮的時候,要懂得調心,可以找些事情自得其樂一下: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敻,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  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

五、眼光要夠高、氣度要宏大

「宋養士三百年,得人之盛,軼漢唐而過之遠矣。盛時忠賢雜遝,人有餘力;及天命已去,人心已離,有挺然獨出於百萬億生民之上,而欲舉其已墜,續其已絕,使一時天下之人,後乎百世之下,洞知君臣大義之不可廢,人心天理之未嘗泯,其有功於名教為何如哉!」  ———-   許有壬  文丞相傳序

元朝的許先生說:宋朝培養人才三百年,所培育出的人才比漢唐盛世多太多了。人才濟濟的時候大家都沒什麼特別的,直到宋朝到了尾聲大家都散了跑了才知道誰是真正的了不起,能夠扛起天挺立於地,讓當時甚至百世之後的人都因此知道什麼叫做天地正氣大義天理,這種才是真的有功德。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奇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   蘇轍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舉孟子與司馬遷為例子,說可以從這兩人的文章看出其氣勢的廣大與眼光的深遠,這不是一般人能在學校學來的。加上前一個文天祥,祖師要我們學的就是這種氣度與格局。百丈禪師說: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就是類似的道理。小家子氣的平凡百姓修行難成功的。

六、學習的方法要對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師沿襲而誦之,小子朦聾而聽之。萬口一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誦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強不知以為知」,而曰「知之為知之」。至今日,雖有目,無所用矣!」  ———–    李贄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

學習如果是人云亦云、老師說了學生嘴巴跟著唸幾遍,不管是否真懂先記起來再講,這種呆板的教育方法是沒有用的,只會訓練出一堆不懂說自己懂,有事就推給老師的人。

「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則既反是矣。然聖賢所以教人之法,具存於經,有志之士,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苟知其理之當然,而責其身之必然,則夫規矩禁防之具,起待他人設之,而後有所持循哉?」  ————-    朱熹   白鹿洞書院學規

朱先生說聖賢之教,要講明道理、讓學人以此自修,進而在生活中實踐,不是去記憶一堆文字名詞,也不是要學人沽名釣譽求功名利祿。如果我們都能在經典裡對聖賢之教熟讀深思,發自內心的認同,就會讓自己的行為時刻處處符合聖賢之教,這樣哪裡還需要一堆規定戒律去逼自己遵守呢。


最後: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   蘇洵   六國

六國被秦朝併吞消滅,不是打不過秦,而是不想打。不是通通不想打,而是其中一兩國連累了其他國。秦國的國土國力怎能比的上六國?但一個國家投降,就害的其他國家也跟著淪亡了,結果後來看秦國的天下竟然不勞而獲的比打下來的還多。六國不打而敗的也比真的被打敗的還多。

幾千年修行人那麼多來為何成就者那麼少?因為大家都無法堅持到底。努力辛苦好多年得來的一點功夫,時常就因為一點小鬆懈而接連消失了。前面的辛苦禁不起後面的意念動搖。為何會意念動搖?那就是”搞不清楚目標、怕被批評怕被閒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耐不住孤寂、眼光氣度不夠加上學習方法不對”。除此之外,祖師更強調不可急躁,要有耐心沉的住氣。以上與大家共勉。

分類: 大欣的寫作。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修行人的基本認知〉中有 1 則留言

  1. Lucia Wan表示:

    受教了,人生短短幾十年要學東西太多,雖說暇滿人身,但要一直精進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