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多練?什麼少練?

我練過一點點國術、合氣道、五禽戲與日本柔術。最早接觸與練習最久的還是瑜珈。對自己這個體弱多病的身體該如何鍛鍊加強算是有點體會,不過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所以我的見解與別人的不同是很正常的,因此下面大家參考就好,不同意見也歡迎多討論。

不管何種運動,力量的來源我認為有兩個地方很重要:脊椎與小腹。如果不是以這兩處為主的發力,我認為遲早會出現問題。不是說手腳不必出力,而是最好脊椎與小腹出力在先,手腳再輔助加強就好。以登山爬樓梯來說,多數人經驗都是大腿小腿肌肉酸痛,各位可以試試看下次登山爬樓梯時注意力放在小腹,走時有種”提”的感覺把腿拉起來走,初時不習慣會比較累,習慣之後腿就比較不會酸軟的。脊椎的使用很簡單,就是任何姿勢都一定要把脊椎位置放正確就好,只要位置正確就會覺得力氣出的比較順,反之則用力時手腳肌肉酸軟。以此類推,各種運動都可以套用此原理,有心者要多試試看。

脊椎從頭顱向下至臀部,平常人年紀到一定程度後很容易在脊椎兩個地方出問題:頸椎與腰椎。頸椎問題多來自不正確的頭部位置,頭很重,頸椎位置沒擺對,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周邊肌肉韌帶支撐不住而發炎或壓迫神經。腰椎要承受整個上半身重量,久坐或久站,或者是運動員腰部使用過度,也是會讓周邊肌肉韌帶支撐不住而發炎或壓迫神經,或者椎間盤被壓扁或滑脫。所以這兩個地方鍛鍊時要小心,不要鍛鍊過度。

肩膀與髖關節,一個帶動手臂一個帶動腳,都有厚大的肌肉包圍,操練起來比較有靠山,這兩個部位如果強壯,手腳自然能輕鬆活動,是屬於可以好好鍛鍊的部位。不過肩膀周圍有幾條比較細的肌肉就不堪勞累,所以鍛鍊時要有技巧,不要厚大的肌肉沒練到反而把細小的肌肉拉壞了。國術裡時常要求沉肩墜肘,算是鍛鍊時能保護好肩膀細小肌肉的一句口訣。

手肘、手腕與膝蓋、腳踝,這些關節時常用到又沒有厚大的肌肉當靠山,所以要保護好,鍛鍊時不要把這些關節推到底,保持手臂微彎、膝蓋微彎就可以把這些關節保護好。關於手臂與腳的鍛鍊,這裡頭又有個訣竅,就是要把留意手指與腳指的活動,不是在操練時於手腳指用力,而是伸展、舒放,感覺力氣有送到手腳指末端,做的到,自然前述的關節都有放鬆,做不到就是哪裡卡住了,必須調整。

西方運動觀念強調心肺的活動、有氧,所以希望運動要喘、心跳加速。東方則認為心臟的健康來自各器官的運作正常,尤其是腎氣的供應正常,如果這些供應有問題,心跳就會跟著不正常,其實這道理很簡單,心臟是推動血液的引擎,如果身體哪裡的管道阻塞了,血液就會送不出去或者進不來心臟。這些不留意而一直刺激心臟加速,後果可想而知。而肺呢?東方講求腹式呼吸、氣沈丹田,呼吸勻順而不喘,其實就是讓吸氣能吸到肺的深處,整個呼吸器官都活動到。如果氣吸的淺又拼命喘氣,可說是徒勞而無功的。這是東西方對於心肺看法不同的地方,簡單說東方的運動觀念是要求心肺不急不喘,氣吸的深,引擎(心臟)保持低轉速不要硬催。

好的運動一定要能活動到肚子,除了前面說的小腹為發力之源之外,肚子裡的器官也需要活動活動,幫助小腸大腸的蠕動之外,也幫助腹部靜脈血循環,還有腹內體液的循環,增加新陳代謝的效率。

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就是骨盆腔。大家都聽過凱格爾運動,西醫時常拿來建議中高年婦女改善骨盆腔的活力。其實平常好好鍛鍊,會比臨時抱佛腳來的容易太多。鍛鍊方法很簡單,收著小腹略為掂腳原地跑步就可以,跑時膝蓋不要太彎。每天邊看電視邊跑個十分鐘就很有效。

每天抽點時間活動活動,會比久久運動一次然後操的半死更好的。

分類: 瑜珈練功房,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什麼多練?什麼少練?〉中有 6 則留言

  1. 沒用又怕死的道友表示:

    謝謝您的法佈施.

  2. 表示:

    非常有同感.經過老師的整合更清楚.謝謝老師

  3. 鴨子表示:

    經常仔細閱讀您的文章, 受益很多
    幾年來學習瑜珈經絡和太極, 在加上您的文章提點, 收穫良多,感恩

  4. paul表示:

    I’m deeply impressed by this article.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visit this website and hopefully won’t be the last time:)

  5. 斯奧表示:

    閱讀閣下的經驗之談後,感覺獲益良多,謝謝您!

  6. Snow表示:

    老師真的是大愛,感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