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經解釋(一)

洗髓經的由來

相傳中國南北朝時期,達摩祖師從印度經由海路東度來中土,在廣州上岸,北上遊歷中國各地,最後落腳於今日的河南嵩山少林寺。達摩祖師在中國看到僧人長年靜坐,多靜少動,身體因此欠缺平衡而不健康,於是於少林寺教導僧人健身的功夫以平衡其身心發展。

後來達摩祖師示寂並葬於少室山附近的熊耳山,因為傳言有人看到祖師,後人好奇的開棺察看,發現祖師遺骨已經消失,只留下一隻鞋子於棺內。接著僧人在祖師的 遺物中發現一個膠封的鐵箱,裡面有兩部以梵文著作的經書,這兩部書就是聞名的易筋經與洗髓經。


由於當時僧人無法理解梵文,其中一名僧人心想祖師留下來的著作必定不是等閒功夫,於是便帶著這兩本經出外行腳雲遊,希望能遇到能人加以翻譯。幾十年後這僧人在四川峨嵋山碰到有名的印度譯師般剌密諦,便將這兩本書委託其翻譯成中文。

後代對這段不可考據的故事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所以歷代以來時常有人懷疑這兩部經文的真實性與傳承,不過少林寺後來成為中國武學之鼻祖卻是不爭的事實,練武的人都聽過「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所以易筋經與洗髓經始終受到練武人士的敬重,後人甚至依附易筋經含意或名稱而創出許多功法來,筆者所知道的以易筋經為名的功夫就有四種之多。

比較這兩本經可以發現,易筋經講的是身體的鍛鍊,利用按摩、導引、冥想(採日 月精華)等方法以讓身體內外轉變的堅固不摧。而洗髓經的內容比起易筋經可以說是大大的不同,仔細的讀下來可以發現跟武功實在談不上多大的關係,反而更像是一本禪經,裡面探討許多修行的觀念與”心”的調養等等,與易筋經相比,洗髓經可以說是一本修練的心法,易筋經則比較著重於身體的鍛鍊。

不管這兩本經是否為達摩祖師所傳,經文內容事實上是非常有價值的。尤其是洗髓經,不但蘊藏中國禪宗的精神,也包含了印度古代佛教、瑜珈修練的宗旨,可以說貫通中國與印度的思想哲學,提供修行人一個很好的基礎概念,所以我在這裡要特別推薦本經給所有愛好探究生命奧秘的朋友們,也 建議讀者同時參考中國的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與印度的帕坦加利瑜珈經,如此更能瞭解本經的背景與意義。這裡我除了以白話解釋本經,協助現代華人閱讀古文之外,同時也在裡面分享了一些我個人的經驗與所知道的東西,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原文:

「總義」

本篇目的是要交代全經的精神主旨。

「如是我聞,時佛告須菩提。」

看過佛經的朋友都知道,佛經前頭必定有「如是我聞」這一句。事實上這是佛在世時,吩咐阿難尊者將來闡述佛經時的必須說明。除了「如是我聞」之外,佛還吩咐必須阿難交代”在哪裡說”、”旁聽眾有誰”等等資訊,這這裡我們並沒有看到其它的交代,加上後面參雜一些似乎是中國道家醫學的名詞與觀念,所以這樣的經文是為佛說?為祖師說?一般人容易感到困惑。不管如何,洗髓經的內涵對身心修練非常有幫助,所以就算不是為佛所傳,也十分值得我們研究學習。

「易筋功已竟,方可事於此。此名靜夜鐘,不礙人間事。」

這裡首先強調要練完易筋經的功夫後再練洗髓經。依據筆者的經驗,一般不善於運動的人對身體的反應或控制力十分”麻痺”,以身心修練的角度來說,等於心也有大部分未被開發,因此要先練易筋經再練洗髓經是很有道理的。等於是先把身體活絡一番,等身體反應好一點、靈活一點,甚至健康一點,同時也影響了”心”更為活 躍,然後來看洗髓經自然更有感受。

後兩句的意思初看之下好像是希望練洗髓經的人在晚上練,不必妨礙白天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靜夜鐘”一詞,鐘不敲不響、一鳴驚人,龐大靜止的鐘顯然蘊藏著驚人的能量,動靜之間關係十分奧妙。在靜夜裡敲鐘,象徵著”靜中有 動”,意思是說,一般人認為修行必須透過許多外在的行為,這裡認為更重要的是”心”的修練,真正的修行人就像夜裡的鐘一樣,外表安靜穩重,其實內心含藏著 秘密的修練,一有動作,肯定像夜裡的鐘聲一樣驚醒世人。最重要的是修行人要不透聲色,不要刻意的改變日常的行為,真正的修行是不會妨礙你原先的生活的。

後面的經文陸續會提到一些現代人難以配合的作息與觀念,讀者不必望難而生退心,這本經本來就是為了專業的修行人而設計的,現代人因為物欲重而需要花費大部分 的時間精力於賺錢一事,自然不能按照本經所說實行。關於這點,筆者認為只要觀念到了心裡,能做的先做,不能做的放在心裡期望自己將來能做到。十年二十年下 來,還是可以看到功效,到時候與同年齡朋友相比,便可以知道好處了。

「白日任匆匆,務忙衣與食。三餐食既竟,放風水火訖。抵暮見明星,燃燈照暗室。晚夕功課畢,將息臨臥具。大眾咸鼾睡,忘卻生與死。明者獨驚醒,黑夜暗修為。」

這裡是說,白天可以照常為三餐生活打拼,吃喝拉撒一切如常。到了晚上,要看書、要讀經都照舊。等到功課做完,到了要睡覺時,看看身邊人的酣睡,你會發現,睡這個東西真是非常大的昏沈,人一睡著,不要說生死都不管了,連對你的情愛,對自己的理想、學習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實在是很沒有用。

真心想修練的朋友要明白一個重點,佛門功夫,時常強調要去除貪欲、嗔忿、睡眠、掉悔、疑”等五種覆蓋,而且認為這五種障礙大多是來自我們的習性,尤其是睡眠,這個一般人視之為重大的生活享受的東西,世上唯有佛家認為它是一個必須去除的壞習慣,所以這一段話便是在解釋這個觀念。懂這個道理的人,便知道要少睡,而且把握這時間來鍛鍊自己。

「撫體歎今夕,過去少一日。無常來迅速,身同少水魚。顯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

看到身邊人酣睡的同時,一邊摸摸自己身體。又是一天過去了,生命又少了一天,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就好比水裡的魚,看到水一日日的減少,知道自己死期一日日的來臨,但是不知道如何自救?自己的福德不足,智慧不夠,又要等何時才能改進呢?

「四恩未能報,四緣未能離,四智未現前,三生未皈一。」

四恩指的是「父母恩」、「眾生恩」、「國恩」、「師長恩」,這四種恩惠是讓我們到現在能安安穩穩活著的原因。懂得報恩的人,便能創造和諧與進步的未來。不懂得報恩的人,便是許自己一個混亂與懵懂無知的人生。

四緣是「因緣」、「二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簡單來說,這四種緣便是讓我們流連纏鬥於世間麻煩、苦難、愛欲等等而不能自在的原因。不能離開這四種緣,就還要繼續汲汲營營於柴、米、油、鹽、醬、醋、茶,忙忙碌碌於付貸款利息,刷卡追求名牌,直到死亡來臨。

四智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成所做智」、「妙觀察智」。凡夫眼耳鼻舌身意種種功能,都是拿來看電視、聽音樂、吃美食、聞香味而損耗,同樣的功能, 佛菩薩拿來運用,便是一切圓滿淨樂,所做皆成。你看那大企業家,可以賺大錢,成就大事業,他的身體功能也與我們無異,為何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所以要為這 四種智慧不出現在我身上而感到慚愧,要為自己加油了。

三生是「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凡夫受時間觀念限制,把所有事用時間來切的碎碎的,以效率為名來安慰自己,事實上反而是沒有效率。成功者不在意時間,眼裡看的是成功,把這三生觀念合而為一,便是一心一意的要達成目標。如果心中受了時間的限制,便要連帶的被錯誤的效率觀念給騙了,那麼本來可以順利達成的目標,反而零零碎碎,一點一點的進行,憑空跑出各種問題來障礙了。

「默觀法界中,四生三有備,六根六塵連,五蘊並三途,天人阿修羅,六道各異趣,二諦未能融,六度未能具。見見非是見,無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如何知見離,得了涅槃意?」

仔細看這個世界,所有的生命不外乎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四生”,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有”,或是我們人具備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項功能以及運用 起來得到的六種效果,互相運用之間,都脫離不了色、受、想、行、識的作用範圍(想要真的瞭解這些名詞意義,請自行參考佛教「大乘廣五蘊論」一書),最後還 是要落入死生輪迴,都有機會成為畜生、惡鬼、落入地獄。比較好的,輪迴生為天人或成為阿修羅(這六種加起來叫做「六道輪迴」)。如果不知道這凡聖二諦的意 義,不知道如何會淪為凡(六道皆屬於凡)、如何可成為聖(離虛妄、入真實,於六道輪迴得自在謂之聖)。沒有時時刻刻具備「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般若」六種行為。那麼,所學所見的就不能算是真功夫,就不能避免做傻事、錯誤判斷、浪費光陰、白做工、迷迷糊糊等等行為。這樣怎麼知道如何善運用心意識? 如何用對功夫?如何得到真正的解脫?

「若能見非見,見所不能及。蝸角大千界,蟭眼納須彌。」

這裡是大約講一下”見道”的境界。這種”見道”並不是一般感官功能的”見”,也不是凡夫意識能夠去思議、想像的。如果修行人能突破眼耳見聞的限制看到事物的 本體性,那種”不可思議”的程度好比能從蝸牛角裡看到花花大千世界、從一小蟲眼裡塞進整個須彌山(銀河系?)是一樣的。雖然凡夫看起來像是誇張、吹牛,那是 因為凡夫用凡眼、下等智慧硬著去瞭解才會有此想法。舉例來說,以我們微小的智慧,怎能去發現什麼是量子物理、什麼是奈米科技?這些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唯有智慧超過我們的人能得知。又換句話來說,人人也都有機會開發自己的智慧,增進自己的各項能力。總而言之,這修行的重點,是不要依靠現有微小有限的感官功能 與觀念來修,要有超越目前見聞覺知的信心與勇氣才行的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修行人能夠開發加強現有的感官能力,我們叫做特異功能,這是現代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所以這一段給了我們喜歡追求特異功能的朋友一個方向,也就是說,不要執著在現有的五官身體上下功夫,這樣才能真正開發出超越現有的感官能力。

「昏昏醉夢間,光陰兩俱失。流浪於生死,苦海無邊際。如來大慈悲,演此為《洗髓》。」

一般人醉生夢死,要對他說明這醉夢往往還反被其恥笑。很少有人能體會這種要脫離生死、不再受苦難牽連的急迫感。佛家講慈悲,不是指凡夫的愛心。就如經文所說,看到眾生渾渾噩噩,不知所生?不知何死?生死流轉不停,不知何時才會停息?不如善用智慧,運用各種手段來達成幫助他們。對於已有覺悟的修行人,最快的辦法,便是教他一個適合的法門。所以有此洗髓之法來幫助我們早一點成功。

分類: 大欣的寫作, 洗髓經解釋。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洗髓經解釋(一)〉中有 9 則留言

  1. 阿銘表示:

    感激不盡!
    版主公德無量阿!!
    讓我完完全全的了解經意!!

  2. alfredc表示:

    以我義解經而已,不敢說瞭解,感謝您的支持。

  3. 不是還有五篇嗎?表示:

    不是還有五篇,
    先生如果你知道的話?
    是否,可以翻意。
    謝謝。

  4. alfredc表示:

    這一篇上頭寫了(一),其他篇請看完,看完若沒有您要的就請到Google找找。

  5. 摩訶男表示:

    『白日任匆匆,務忙衣與食。三餐食既竟,放風水火訖』
    在印度,出家人隨方接受信施,因此不會忙於衣食;同時,根據佛教的戒律,出家人不得非時受食,也就是俗稱的「過午不食」,因此沒有所謂的三餐。洗髓經的作者應該是中國人,而且對印度文化不夠了解:)

  6. alfredc表示:

    一、有太多句子可以肯定這是中國人寫的,例如講子午卯酉那段。
    二、我覺得把”務忙衣與食”改為”勿忙衣與食”會更好。

  7. fred表示:

    智慧如海 方能敘述精湛

  8. alfredc表示:

    您過獎了,我只不過是隻井底之蛙,不敢看海。

  9. 厲害表示:

    我這兩年練過之後發現
    受用無窮
    一開始只是 如有氧體操般的 動一動
    但有天 一個機會下遇到一位老師 只是指點了
    吐吶與走氣的方法
    越練越覺得 裡頭牽扯了很多東西 如冥想 等等
    我發現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
    可說是 修心 修佛 禪宗 般..
    感覺是ㄧ連貫的 東西
    但我很淺 只懂一些皮毛 但對於強身健體來說 還得配合 一些調整身型的額外方法與肌肉的強化 才可到達內外兼修

    博大精深 一點東西已讓我 受用無窮

發佈回覆給「摩訶男」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